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艺术 >> 内容

姜朝皋:匠心闪光芒,巨剧照光辉

时间:2019/5/12 20:28:23 点击:

  核心提示: (记者|姜强):提起姜朝皋,他的鼎鼎大名,几乎传遍我国各个剧种院团。我与他同村同宗,按辈分应称他为“叔”。虽然他从小就颠沛流离去了外地,但始终都是乡民经常谈到的一个话题。 破茧化蝶,历经磨难绝处逢...

(记者|姜强):提起姜朝皋,他的鼎鼎大名,几乎传遍我国各个剧种院团。我与他同村同宗,按辈分应称他为“叔”虽然他从小就颠沛流离去了外地,但始终都是乡民经常谈到的一个话题。

破茧化蝶,历经磨难绝处逢生

姜朝皋1944年生于江西鄱阳一个书香门弟。他的前辈是当地颇具声望的乡绅,人们习惯尊其长辈为“先生”属于成份高的一类从小在严谨的家教下养成了良好的品行,三岁便开始读书识字,崇尚礼仪。然而就因为这个家庭成份使他饱受歧视和磨难。读小学期间,他的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可却连续三届被从初中录取榜上除名。这对于一个13岁的少年来说,心灵的打击可想而知。眼看读书无望,只好弃学从艺。那时县赣剧团正值招生,他便自己赶去投考,凭着俊美的扮相和脆亮的嗓音被主考官选中,从此便在县赣剧团当起了小学员。经过几年的勤学苦练,由小学员逐渐成长为优秀青年演员,在观众中积累了一定名气。而且凭着一股锲而不舍的韧劲学着写剧本,15岁那年的他,仅用半个来月的时间,就写出了自己人生当中的第一篇处女作《血肉之花》,此剧在全地区进行会演时,引起较大反响。

然而随着阶级斗争弦的绷紧,家庭出身这个与生俱来的紧箍咒又使他厄运连连。先是剧团不再让他演正面人物,替换到只能演反面人物,接着又是从台前演出调到幕后打杂,后来竟彻底被取消登台露面的机会,并于1965年被“清退”下放到边远农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受到长达十四年的劳动改造。文化大革命闹得最激烈的时候,他更是在劫难逃,被披枷戴锁关进“土牢”,备受精神上的折磨和肉体上的摧残。

身不由已,命运多舛即使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之下,哪怕在被关押批斗的浩劫当中,他依然坚持读书写作不断,也会在“土牢”之中默写腹稿;在农场接受改造的十几年期间,从农工、“牛鬼蛇神”到中学教员和场剧团编导,纵然经受再多的痛苦,他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心中的追求,始终坚持在艰苦的劳作之余进行艰辛的艺术创作。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困厄山乡的终于获新生,并于1979年调回县赣剧团。在经历了人生这么多的磨难之后,他变得格外沉着与冷静,当领导征询他工作岗位时,他毅然决然放弃了当演员的台前风光,而选择当一名幕后的编剧,把精力放到主攻戏剧创作这个方面上来。

玉汝于成凤凰涅盘枯木逢春

凤凰涅盘,枯木逢春。从低头改造到抬头做人又到埋头创作,他身上的力得到空前释放,他以感恩的心理,带着情怀去创作,很快便以一出大型赣剧《西门豹》作为调回剧团的一份厚礼。该剧在县城连演40余场,场场爆满。随后,《唐太宗登基》、《冷月香魂》、《鹿卢剑》接连出台。1984年,上饶全地区戏剧会演,他的大型赣剧《忠魂曲》,勇摘剧目一等奖和编剧一等奖的桂冠。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江西鹰潭升格为省辖市向全国招揽人才,姜朝皋作为特殊人才被引进到鹰潭市文化局戏剧创作室工作。他非常珍惜这难能可贵的时光,更加如饥似渴地投身到他钟情的创作中。

他卯足了劲,创作激情好比插上了翅膀一样,一部部力作相继面世,弘扬爱国精神的《忠烈千秋》、颂扬清廉作风的《陶侃》、歌颂老区人民的《无名草》、抒发历史情怀的《长剑魂》、赞美改革浪潮的《老屋风情》,无不震撼人心,令人赞赏。

应该说,这个时候的他其实在剧坛的影响和地位已经奠定。然而,为了攀登自己心目中的象牙塔,他又怀着一种无比强烈的求学欲望,迈进了他神往已久的最高艺术殿堂——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进行深造。在这里他仰承大师的风范,吮吸着古今中外的文化营养,不知疲倦地在知识海洋中遨游,在艺术圣殿里攀登。那知识学养,友谊师情,成了他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

学成归来,姜朝皋对戏剧的顿悟和对艺术的追求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他笔下作品的人生广度和人性深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提升。

他以唐代杨贵妃为题材,编写了一部引人深思的悲喜剧《贵人遗香》,该剧以艺术家的睿智,讲述了一个震撼人心的哲理,表达了对封建本质的深刻揭露和猛烈抨击。剧目演出之后,迅速引起轰动效应,先后荣摘文化部第四届文华剧目奖和文华剧作奖、首届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省政府第二届优秀文艺成果一等奖等多项桂冠,《人民日报》载文称之为“不愧为中国式的荒诞现实主义杰作”。他走进人民大会堂,登上国家最高领奖台,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颁奖。从此,他当之无愧地跻身于全国知名剧作家行列。

誉满寰中,奋马扬鞭再接再厉

人当立志常修性马不扬鞭自奋蹄。随着自己作品影响的不断扩大,姜朝皋没有停留在名气当中,更没有躺在功劳薄上裹足不前,而是更加不知疲倦地、无尽无休地投身到自己钟情的编剧艺术生涯当中去。

为了写好评剧《蔡文姬》,他闭门谢客一头栽进浩如烟海的史料。通过精研细读,他发现以往同类题材的作品屡见不鲜,但无一例外均以表现蔡文姬“思汉”、“归汉”为多见,而对其“入胡”、“留胡”的十二年的生活情状未作描述。他敏锐地意识到,以此切入将一扫史料过去的空白并能匠心独运地对历史深处的文化作一番追寻与探讨。于是,他摒弃陈套、相当巧妙地将蔡文姬定位于一个中原才俊、汉家烈女,将左贤王定位于一个草原雄鹰、胡人豪杰;将两主角在特定的情形下相遇、相斗、相识、相知到相爱的经历在剧情中作了详尽的描绘,既写出了汉家才女蔡文姬的非同寻常,也写出了胡人骄子左贤王的人性光辉,通过两人复杂内心世界的展现,表达出胡汉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使这个古老的文化在今天的舞台上焕发出全新的光彩,剧本因此改名为《胡风汉月》。该剧一经演出,京、越、粤等剧种竟先搬演,荣誉接踵而至,先后囊括中国评剧节优秀剧目和优秀编剧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和优秀编剧奖、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和创作金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金孔雀剧本特别奖、文化部文华大奖和文华剧作奖等国家级奖项,并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除此,该剧还推出了四位获得“梅花奖”和一位获得“二度梅”的优秀演员。

创作路上,他孜孜以求,殚精竭虑,耕耘不辍,相继出一大批反映历史和现实充满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如《梦断婺江》、《天山丽人》、《詹天佑》、《七彩畲乡》、《马寅初》、《铁血红颜》、《血路芳华》、《青山作证》、《在路上》等。

在他的笔下,不管用历史语言还是现代语言都显得鲜活灵动、诗意盎然,读后令人口舌留香。更为可贵的是,他的作品,题材囊括古今、纵横万里,上至秦汉,下至当代,远至天山、敕勒川,近至故土、畲乡,乃至身边的生活,时刻把握着时代脉搏,蕴含着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

他创作的几十部厚重之作,分别被全国京、赣、晋、评、婺、越、粤、汉、川、秦腔、花鼓、采茶戏等各剧种和艺术院团投排上演,个个好戏连台。几年前创作的以鹰潭市樟枰畬族乡为素材的大型畲歌戏《七彩畲乡》,为我国剧坛创立了一个新剧种。被选调进京,代表江西参加由国家民委、文化部、广电总局、北京市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会演,荣获剧目综合金奖,并囊括各单项最佳奖,剧组代表受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接见,实现了江西文艺史上零的突破。

2016年又创作大型赣剧《青山作证》,先后入选江西省委宣传部重点资助优秀剧目,全省唯一一台由省委办下文指定为庆祝建党95周年献礼剧目,并代表江西参加由中宣部、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基层院团会演,享誉京华。中央电视台1套和13套全天滚动播出演出新闻,11套播出全剧实况。美国一家集文艺、教育、时政为一体的世界最著名的视频网站YouTube 也连续播出该剧。

2007年,由我国集科研、创作、教学于一体的最高艺术学府--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多家单位协办,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兼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主持,在北京召开“当代剧作家系列研讨·姜朝皋剧作研讨会”,作为系列研讨首推的第一位剧作家,被誉为当代中国戏曲作家十八棵不老松之一。王文章在主持词中说:“我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曾培养过姜朝皋这样的剧作家而感到自豪,也希望中国剧坛涌现出更多像姜朝皋这样优秀的剧作家。”时隔七年后的2014年,由中国文联主办,多家单位协办的“坚守与超越·姜朝皋戏剧创作研讨会”在鹰潭举办,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陈建文在致词中称姜朝皋为鹰潭又一座文化龙虎山。两次个人专题研讨会都收到来自文化部艺术司、中国戏剧家协会以及省文化厅、省文联、省戏剧家协会发来的贺电。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对姜朝皋的人品艺品及艺术成就予以高度评价,中央各主流媒体予以跟踪报道,大大提升了鹰潭乃至江西的声誉。

去年5月,中宣部、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基层院团会演,他创作的婺剧《鸡毛飞上天》入选为开幕式首场开台大戏。该剧热情讴歌党、讴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受到了领导、专家、观众的一致高度赞扬。中宣部副部长、国家文化旅游部部长雒树刚、中国文联党组书记李屹等领导亲切接见了并与之就艺术精品创作生产、文艺院团改革等进行暢谈。去年8月,他以党风廉政建设为主题的力作京剧《在路上》,选调进中央党校为全体师生献演,产生轰动效应。

近年来他的作品连续入选中央电视台新年(元旦)晚会、春节联欢晚会、春节戏曲晚会和元宵晚会等四场晚会,开启了江西作品连上央视重大节庆晚会的先河。

现已年逾古稀的姜朝皋,始终笔耕不掇,近年来,他又陆续推出了十多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轮番在全国十多个剧种艺术院团排练上演,唱响大江南北,获得无尽赞誉。

对此,有人用如下一首诗来概括他这两年的创作成就:

一座《青山》迎朝阳,(赣剧《青山作证》

《热血山哈》登庙堂。(畲歌采茶戏《热血山哈》)

人间大爱《生死愿》,(京剧《生死愿》)

雄风万里《戚继光》。(台州乱弹《戚继光》)

《血路芳华》夺榜首,(婺剧《血路芳华》)

《西子重华》圧群芳。(评剧《西子重华》)

百年《雪芬》从头唱,(越剧《袁雪芬》)

《闯王寨》上忆沧桑。(商南花鼓《闯王寨传奇》)

红顶商人《雪岩传》,(赣剧《一代鸿商胡雪岩》)

《楚天红梅》傲雪霜。(京剧《在路上》)

《铜雀台》高经风雨,(汉剧《风雨铜雀台》)

《文成》美誉万年长。(赣剧《文成公主》)

《基石》托起擎天柱,(婺剧《基石》)

《红星》闪闪放光芒(赣剧《红星恋歌》)

另外,他还以江西文化为元素,创作了现代赣剧《青衣》、《碧血黄花》、《红星恋歌》等众多本土文化优秀剧目,一经上演个个好评如潮、誉满寰中。

大奖满贯虚怀若谷泰然处之

自满则败自矜则愚荣誉是一种标志,也是一面镜子。在铺满鲜花的路上,他始终不骄不,躁不卑不亢

俗话说“文如其人”,文人要做到文品与人品俱佳,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姜朝皋在享有众多崇高荣誉的同时,却依旧始终保持君子风范、功成不居,这种弥足珍贵的精神实在令人肃然起敬。

他的作品次荣获我国舞台艺术最高政府奖——文华奖,次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九部大型剧作获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还有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戏曲现代戏编剧特别贡献奖,群星奖金奖和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最佳编剧奖等国家级奖项。并蝉联六届江西省玉茗花戏剧节剧本一等奖,多次荣获浙江、河北、陕西等省市戏剧节特别奖和优秀编剧奖。作品多次选调晋京为党和国家重大庆典进行献礼演出,多次入选央视春晚、新年戏剧晚会、元宵晚会等重大节庆演播。个人先后荣任中国艺术节文华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中国戏剧节等全国重大赛事评委。此外,他的作品还走向国际,荣获巴黎中国戏剧节最高奖——评委会特别奖,中央电视台摄制《剧作家姜朝皋》向全国播放。

他是国家一级编剧,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获过全国和全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归侨侨眷先进工作者、鹰潭市劳动模范等称号,并被评为鹰潭市成立30周年十大先进模范之一,是鹰潭市唯一个个人一等功获得者。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将这句话用在姜朝皋身上,真是再帖切不过。他的谦逊与儒雅,不是来自外表而是内心深处,这是岁月磨砺的结果,也是素养修炼的境界

泊利,安贫守道境界升华

淡名泊利,安贫守道。既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长期以来,姜朝皋用自己的创作实践和艺术成就诠释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所应具备的素养、修养、才情和睿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朋友,他总是那么宽仁;对师长,他总是那么谦恭;对晚生,他总是那么低调。他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温和与从容,体现出的是深厚和宽广。他是一个严谨的人,说话总是那么和风细雨、亲切感人;他不苟言笑,做事总是那么一丝不苟、有条不紊。

他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一份痴情,有一份眷恋,他是戏曲剧坛勤奋耕耘、收获丰硕的剧作家,同时也是一个死守阵地、死不改悔的编剧人。在当前戏曲创作队伍大量“水土流失”的情况下,很多人扔下了戏曲创作这笔而追逐利润更高、收获更大的电视剧时,他却自甘寂寞、心无旁骛、一如既往地死心塌地、死守阵地。

几十年的坚守,创作那么多的精品杰作,如果没有静得下来、沉得下去的决心和勇气,没有守得住寂寞、耐得住孤独的品格和毅力,没有对民族戏曲艺术的热爱和虔诚,是不可能做的到的,更不可能取得这样辉煌成就。

青史留名,德高望重众望所归

秉承着剧作家的责任和使命,姜朝皋的作品不仅延续着传统意义上的“文以载道”,更是起到了对当代文化的“成风化人”的引领作用。他以谦虚、深邃、坚守、奋进的品质为广大文艺界树立了德艺双馨的大家典范。

不得不承认,姜朝皋的剧作内蕴丰富,涵盖面广,既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又有纷繁变幻的时代风云;既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辨,又有对英雄业绩的讴歌。无论是慷慨悲歌,还是嬉笑怒骂,全都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淋漓流淌。在真情涌流中,不仅显示出作者的艺术才华,更让人触摸到他那颗对历史、现实和国家民族的热切之心。

有专家这样评价姜朝皋:从人与戏看,是正,他为人正,笔下总荡漾着一股正气,弘扬着一种正义,这奠定了他作品中的格调;从思与戏看,是深,他对历史的研究,对题材的挖掘,都融入了自己的思考,达到了很高的思想高度;从意与戏看,是独,他思考独特,创意独特,发现独特,表达独特;从情与戏看,是真,他的剧作情节细腻,感情真挚,沁人肺腑,动人心弦;从诗与戏看,是美,他的剧作文采斐然,笔墨生动,充满诗意,给人以审美的愉悦。

他是江西剧坛优雅名士,又是壮怀人生文艺勇士。他年少多灾,命运多舛,长期被划入另册,忍受着歧视和排挤,趔趄半生却不改天真,从未放弃对美好的向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勃发。

他由演戏而自学文化担任编剧,直至成为中国剧坛“十八棵不老青松”之一,仿佛一粒丢在水泥地上也能开花结果的种子,非等闲犬儒所能想象。对于他的一生,有人赋诗这样表达:

半生坎坷经风云,

百折不挠毅守恒。

求知若渴终不倦,

古稀伏案重笔耕。

卓越才华汤翁后,

连篇佳作启世人。

温文尔雅书正气,

生辉妙笔铸忠魂。

应该说,他是鄱阳骄子,更是鹰潭荣耀,他是江西的,更是中国的!他属于文艺,更属于人民,他是艺术的传奇,更是戏剧的神话

作者:记者姜强 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今日江西网(www.jrjx-people.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jrjxw8863@163.com 赣ICP备11001524号-1
  • Powered by laoy! V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