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一方水土”不止“养一方人”,更养育了“一方酒”。
物产丰饶的江西为酿酒提供了优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了以四特酒为代表的特香型白酒。好酒中国行科学考察走进四特酒,正是想探寻特香型白酒与江西自然地理、人文风物间的深刻关系。
曾被形容为“存在感不高”的江西,总给人一种低调的感觉。但这背后,却是江西数千年的历史积淀。
实际上,江西从古至今都是长江中下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江西多山多水,省境东、南、西三面环山,省内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便处于此地。
大山大湖的庇护和浸润,让江西成为了物产丰饶,钟灵毓秀的之地,无数文人墨客从这里走出,用诗词吟诵江西之美。
特香型白酒也是孕育于此,不可复制的生态条件,千年的文化传承,独特的酿制技艺,让特香型白酒在江西樟树生根发芽,不断生长。
10月29日-31日,2023年好酒中国行科学考察(第二季)将走进四特酒,寻找其“特”别之处。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如今已成为常用词语,被用来形容某地物产丰饶、人文昌盛,但这两个词最早是专为赞扬江西而生的。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形容江西“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江西简称为“赣”,因省内最大河流赣江而得。赣江与抚河、信江、饶河、修河是江西五大水系,流域几乎覆盖全省,最终汇入鄱阳湖,形成了“五河归鄱湖,鄱湖入长江”的发达水网。
鄱阳湖肥沃的冲积平原,成为了江西的“天赐粮仓”。江西的稻米种植起源可追溯至距今1.2万年的新石器时代,彼时便已有了人工栽培的稻米。
春秋战国时期,江西作为粮食主要产地,被吴越楚三国分争而治。唐朝时期江西农业发达,粮储充足,社会稳定,也使得江西商业经济开始繁荣。到了今日,江西仍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
原粮的充足,也孕育出了江西独特的白酒——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的特香型白酒。
江西省樟树市是特香型白酒的核心产地,特香型白酒开创者四特酒便位于此地。樟树气候温润,四季分明,其东边便是全国主要粮食生产基地丰城,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为特香型白酒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
四特之“特”
寻找、发现好酒是好酒中国行科学考察的使命,走进四特酒,正是出于好酒中国行科学考察对于好酒的敏锐嗅觉。
特香型白酒是中国白酒主要香型之一。1988年,四特酒风格研讨会举行,在经过实地考察后,周恒刚、沈怡方等白酒大师总结概括了四特酒的工艺特点,并在会上将四特酒的香型定位为一个全新的香型——特香型。四特酒也自此成为了“中国特香型白酒开创者”
特香型白酒之“特”,源自于独特的酿造工艺。
四特酒的酿造工艺历经了千年传承,在古法酿艺的基础上,四特酒将其总结为“12353”特香工艺。
特香型白酒“12353”工艺密码,从科学和生产实践的角度,阐释了以四特酒为代表的特香型白酒和其他十一种香型白酒的不同之处,其讲究的原料、独特的大曲,特色的红褚石窖以及顺应自然开放环境酿造的精细化工艺技术改进与发展,都显示出“世界因我而不同”的特香型白酒独特的工艺特点和差异化特色。这种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的特有白酒酿造工艺,造就了一方极具个性的特色美酒:“清香醇纯,回味无穷”。
“1”一种酿造原料:四特酒采用江南地区稻米为酿造原料,即:整粒大米为原料。整粒大米不粉碎不浸泡,直接与发酵成熟的酒糟混蒸,使得米香可以完全的体现,其营养价值也得以完整保留,酿造出来的酒味自然更纯正、醇香。
“2”两种窖池材料:四特酒的窖池主要由两种材料组成:红褚条石和优质窖泥。
“3”独特大曲配方和工艺:大曲原料系面粉、麦麸、酒糟(丢糟)按一定比例混拌,根据季节进行调整。
“5”五轮次发酵:四特酒投粮根据不同时节进行增减,一年为一大轮次,随时节变换细分为5轮次。
“3”三层摘酒:将发酵池里的酒醅按上、中、下三层(即面糟、粮糟、底糟)取酒,每个层次的酒分别入库贮存。
极致的“12353”特香工艺,造就了四特酒“口感诸香协调,柔绵醇和”的独特风味。
作为特香型白酒的开创者,四特酒影响了一批省内白酒企业,使得特香型白酒得以在江西这片沃土发展壮大。
实际上,在特香型白酒确立之前,四特酒便已奠定了江西白酒龙头的基础。四特酒1963年、1980年、1983年连续三届荣获江西省名酒称号,1984年四特酒参加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荣获银杯奖,是江西省唯一一个获奖白酒,1990年四特酒荣获首届全国轻工业博览会金奖,此后数年,四特酒更是诸多荣誉加身,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江西名酒。
强大的专家团队
将发掘出怎样的好酒故事?
好酒中国行科学考察,是希望能够更加科学化、体系化地从具体酒企出发,阐释好酒与地理的内在关联。
因此,好酒中国行科学考察的专家团队不只关注白酒,更有来自地理、人文、历史等多个领域的专家顾问,本次四特站的专家团队也是如此,专家阵容如下:韩北忠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兴林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白酒中心主任陈建生 河海大学深循环地下水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王乃昂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理事,兰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金松 四川轻化工大学教授、中国白酒学院副院长 刘爱华 江西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江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张建仕 江西樟树博物馆副馆长在为期3天的科学考察中,专家团队将深度走访调研江西樟树、四特酒,实地探寻地道好酒与自然地理、人文风物间的深刻关系。
他们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10月29日-31日,让我们跟随专家团队一起走进四特酒,探寻赣鄱大地的好酒故事。